2011年12月19日星期一

從社會學解釋 「男人不壞,女人不愛」的觀點

從社會學解釋 「男人不壞,女人不愛」的觀點


幾個同學在中午時間去買便當的時候,碰到我以前的指導教授,打過招呼後有個同學就說,這個老師變時髦了,後來忘了是為什麼,居然又跟「男人不壞,女人不愛」這句俗諺連結,有人還說,這句話應該也可以從社會學的角度看。

可是,我發現這似乎儼然成為,男女相處乃至愛情場域制勝的一句,像是知識一般的名言。從這點看,可能要問的一個問題是:它是康德所集中討論的那種,沒有經過推論證成的先驗知識?還是絕大多數在實證主義價值體系中的我們,所強調的那種經過推論證成的知識?雖然實際上,相信這句話的人挺多的。

以我個人的看法來講,「男人不壞,女人不愛」這句話,應該是一句經過推論證成的命題,因此這裡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:相信這句話是真的的人,其理由會是什麼?說到這點,我倒是常在電視劇、電影的情節,還有社會新聞的報導當中看到這種情節,一個女人愛上一個很壞或很花的男人,堅信自己能改變他。

另外,我也看過這樣的情節:女人對「使點壞」的男人心花怒放,但是對禮貌周到的男人興趣缺缺。難道說,「男人不壞,女人不壞」也是經驗下的產物,也就是它也是一個透過許多日常生活的經驗,而推論證成的命題知識?再不然,就是有些女生表示,她不喜歡一個完全聽從自己的男人,覺得那種男人沒個性。

若假定「男人不壞,女人不愛」這個命題為真,那麼從社會學的角度看,這句話可能隱含著一種權力交換的意義,也就是說,完全聽從老婆、女友的男人,可能意味著,這個男人認為老婆、女友提供的「資源」(物質或情感的)非常有價值,如此一來,他的老婆、女友就對他有支配權力,且隨時都可以對他展示。

若是對女友、老婆的意見不完全聽從,而「稍微使點壞」,那可能就意味著,老婆、女友提供的「資源」,價值沒有前面那種狀況高,那麼,彼此之間的權力多少是會平等一些,這樣自然就有助於雙方社會交換成功次數的增加,還有品質的提升,也才更能夠激發出一些「積極的情感」,乃至後面的承諾行為。

因此,「男人不壞,女人不愛」這句從社會日常生活的經驗中,所推論證成出來的命題,最直接的社會學意義,就是男人若把女人提供的「資源」,其價值估得太高,或者把自己提供的「資源」的價值搞得太低,都可能造成男女雙方權力不平等,彼此之間成功的社會交換就會比較難產生,自然也就難有積極情感。

這樣的情況,如果男人本身是經濟資源的主要提供者,或者他也有對女方頗有價值的其他資源,那麼就還好,如果很不巧,女方又是經濟資源的主要提供者,而男方沒有其他有價值的資源,那麼,彼此之間權力不平等的程度就更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