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6日星期三

ibond[圖+影]

ibond


ibond

ibond
通脹猛於虎,香港特區政府決定以100億港元的“通脹掛鉤債券(inflationBond,簡稱iBond)”來打老虎。

7月5日,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宣布,將於7月正式推出iBond給香港居民認購,債券年期不超過3年,每半年派發一次與本地通脹掛鉤的利息,最低利率不會少於1%。

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余偉文表示,難以預測未來有關債券的利率,不過參考今年5月香港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(CCPI)為5.2%,過去6個月(即去年11月到今年5月)的平均CCPI約為4.02%,對今年全年香港CCPI的預測是5.4%。

面對iBond是否真能對抗通脹的質疑,陳家強表示iBond是低風險的債券,而且與通脹數據掛鉤,相信市民會買賬。

浮息與CCPI掛鉤
投資者可以以“場外交易”的形式與市場莊家、配售銀行、認可交易商或其他人士買賣債券

此次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零售債券,利息的厘定分為定息和浮息兩種,以較高者來厘定利息。浮息是指以最近6個月公布的CCPI的平均值作為iBond利息。

即如果過去6個月的CCPI平均值為4%,則iBond的年利息為4%。如果碰上通縮的情況,CCPI平均值低於1%,則按照定息1%的水平來計算利息。

發行上限為100億港元通脹掛鉤債券,每手單位為1萬港元,即共有100萬手債券可供配發。其發行對象是持有香港身份證的居民,於7月11日-19日認購,計劃於7月28日發行,并於7月29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,首個付息日為明年1月30日。

中銀(香港)及匯豐銀行為聯席安排行,協助及管理在零售計劃下的發債事宜。

不過非香港居民,則可以在二手市場投資iBond。由於這些零售債券會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及買賣,投資者可以以“場外交易”的形式與市場莊家、配售銀行、認可交易商或其他人士買賣債券。

目前政府委任18家市場莊家為零售債券報價,不過有關的宣傳小冊子也清楚列出:投資iBond會有流通性方面的風險,因為未必會有交投活躍的二手市場。未必能在到期日前出售零售債券或綜合出售價格可能低於投資價格。

這個針對普羅大眾的iBond計劃,是其政府2009年9月推出的政府債券計劃的一部分,另外一部分是針對機構投資者。截至今年6月底,香港特區政府共發行了總值300億港元面對機構的政府債券。

政府有可能貼錢
若iBond資金投資收益率比同期的CCPI平均值低,香港政府是否要用財政資金來倒貼?

此次發行最多100億港元iBond,與其他政府債券一樣,由香港金管局旗下的外匯基金代為管理投資。一位香港政府的官員曾對本報記者表示,外匯基金代為管理投資的政府債券基金在2009年的投資回報為6.8%,2010年為6.3%,2011年估計為6%。

如果外匯基金代為管理投資iBond的100億港元資金時,有關收益率比同期的CCPI平均值低,也即低於政府支付給零售投資者的利息時,香港政府是否要用財政資金來倒貼?

7月5日,陳家強對此問題避而不答,只說大家不需要擔心,無論外匯基金的投資回報率是多少,政府照樣會按照既定的安排,支付投資者應得的利息。

事實上,目前香港地區可供投資的金融產品種類繁多,收益與風險系數各異。iBond是不是對抗通脹的最佳選擇?

如果iBond的最低回報率為1%,則其回報率比在香港發行的面對零售者的人民幣債券還要低。比如,去年中國銀行在香港發行的最多50億元人民幣債券,零售部分的兩年期票面利率為2.65%,三年期票面息率2.9%。而去年底財政部在香港發售的人民幣國債的零售部分,發行金額為30億元,期限兩年,票面利率1.6%。

不過陳家強表示,iBond的利息與通脹掛鉤,而且以港元計算,在聯系匯率制度下,有助於減低匯率風險。而且,相對於年期相若的港元定期存款,iBond的利率也相對較高。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,因為屬於政府債券,所以風險相當低。

不過有市場人士認為,以上限100億港元來看,每手1萬港元,如果如陳家強所言,希望“一人一手”,能夠參與iBond計劃的人數并不多,每人涉及的金額也不大,難以達到全民對抗通脹的目的。

ibond
引用自:iBond下周一公開認購

ibond 影片
影片:05-07-2011政府發行的通脹掛鉤債券(i Bond)下週開始申請


影片:iBond

網誌封存